混在1980 - 第513章 访谈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513章 访谈
    收到消息,倪苹有些诧异,自己已经很多年没干这种活儿:“怎么突然让我去做人物采访?采访谁?”
    “陈家,其他人你可不能知道,许今秋总该知道吧?”
    “许老师?”倪苹眼睛一亮。
    微微点头,又说:“领导,可以啊,许老师这么低调,就没在公众面前露个面,你们怎么请到人的?”
    “这个你别管。”
    领导放下一沓资料:“这是陈家的资料,好好熟悉,到时你跟小飒一起,记得提前对一下词儿。”
    倪苹翻开资料,眼睛微亮。
    熟人啊!
    大作家陈凡,自己那个时代,哪个年轻人没看过陈凡的书?当时自己还在拍《女兵》,闲暇时,手上就捧着他的书。
    《陈凡社评集》《陈凡看世界》在当时最受年轻人喜欢,谈不上什么文学深度,但就是有趣。
    骂人的词儿贼新鲜。
    当时的年轻人就喜欢这个,没少用书里的话骂人,要是不来上两句,那都是不是“潮儿”。
    这两本书在那个年代,也很有价值,《陈凡社评集》确确实实揭开很多社会现象,像道德绑架、圣母之类的。
    至于《陈凡看世界》,真真实实地打开年轻人看世界的眼光,不会只听公知的吹嘘,能了解到外界黑暗的一幕。
    接着往下翻资料,倪苹很快眯起眼睛,倒吸凉气:“难怪,八十年代后期作品锐减,九十年代基本封笔。”
    “竟然跑去经商,闹出大动静。”
    “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巨鳄,对比起来,这些年冒出来的马首富、王首富、许首富,都不够看。”
    要采访这样的大人物,倪苹真有些紧张,有同样心思的,还有小飒,大资本家可不好相处。
    前些年采访马首富,给他来一句:“我从来没碰过钱,我对钱不感兴趣”,当场给自己整不会。
    要再来一次,得膈应死。
    不过看资料,这家人还是不一样的,最少在慈善事业上,称得上尽心尽力,无人可以比拟。
    “真有钱啊!”
    看到资料上的企业名称,小飒也忍不住羡慕,随便拎一家出来也是巨头产业,搞不懂是怎么赚来的。
    “先找倪苹老师对对词儿。”
    俩人很快聚在一起,领导又派人过来,要给拍摄宣传片:“全程都在抖音直播,算是提前引流。”
    忙碌时,陈言音先发视频。
    画面上只有一个背影,穿着白衬衫,扎着大马尾,配上一段语音:“想看许老师吗?周六下午两点,央妈抖音号直播。”
    评论区,瞬间炸开。
    大家关注陈言音,属于爱屋及乌,最早都是奔着许今秋来的,可许今秋太低调,始终没有露个面。
    就算有,也是年轻时的画面。
    大家其实就想知道,许老师现在怎么样,过得好不好,如果可以的话,想听许老师说些话儿。
    尤其是曾经读过星火希望小学的,还有拿过许今秋助学金,且成功改变命运的人。
    “不容易,许老师终于要露面。”
    “特别期待,希望许老师身体健康,跟年轻时一样美丽。”
    “果断推掉周末的约会!”
    紧随其后,央妈的抖音号发布宣传片,倪苹和小飒将到陈家做客直播,让观众更加期待。
    两个顶尖的主持人共同出场,节目的效果就不会差。
    周六,很快就到。
    摄制组已经布置好,弄了一张圆形的茶几,摆着许多张舒服的靠背椅,侧面还有一个大屏幕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就是灯光、收音这些设备。
    直播却不是从这里开始,从倪苹、小飒进门那一刻,直播就正式开启,陈家的人都在这边迎接。
    “倪苹老师,幸会,年轻时,我可没少看您的节目。”
    一开口,就是交锋。
    这很陈凡,倪苹老道地回了一句:“陈老师,幸会,我们这代人都是看着您的书成长的。”
    “写书的,都是嘴上不吃亏的。”
    许今秋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道:“小飒在呢,人家一个晚辈,都不知道该怎么替你们打圆场。”
    “什么晚辈,是学弟。”
    陈凡朝小飒伸出手:“都是京大的,不过小飒是特招的,我是考上去的,这可差得远。”
    小飒与陈凡握手,哭笑不得:“学长,那我这会儿,是该自夸一句,还是该自谦一下。”
    “年轻人,谦虚啥,该嘚瑟就嘚瑟,到我这年纪,得嘞,一个不小心,发现自己嘚瑟不动了。”
    “行了,少为难人,就是欺负小飒年纪小,不好意思跟你一个老头子对着来。”许今秋狠狠地拍了丈夫一下。
    接着又说:“都别搁着杵着,到院子里再说。”
    一行人,往院子里走。
    直播间里的人却被逗乐,真跟四公主说的一样,他的父亲喜欢斗争,才一开始,就斗上了。
    先跟倪苹来一句“年轻时”,倪苹也是厉害,直接回了一句“我们这代人都是看着您的书成长的。”
    至于小飒,就比较惨。
    不是口才不行,事实上,他的嘴皮子比谁都遛,但年龄是硬伤,就他一个年轻人。
    不过小飒明显是不吃亏的主儿,往里走时,随口就来一句:“陈老师,您家真够大的,院子都能骑车。”
    “不大,都不够住。”
    陈凡郁闷地叹口气:“五个子女,都已经结婚,又都有孩子,根本住不开,有些地方不得不改二层。”
    “那是够热闹的。”小飒讶异。
    谁知道,陈凡突然来了一句:“不止这套,整条胡同都是,就是这些孩子,没一个愿意搬出去的。”
    小飒被噎着。
    本来还想,这位大富豪还挺勤俭的,一家人挤在一起,谁知道,炫富来得如此猝不及防。
    看着他的样子,直播间的观众都爆笑,这回算是看出来了,四公主的父亲是有恶趣味的。
    只是这样炫富,真的好么?
    陈凡却接着说:“当初这边很多是大杂院,为了换这些房子,特意在三环内建了一个小区跟别人置换。”
    “基本上是以四倍的面积,加上一笔安置费才换下来的。”
    “就想让孩子们住近一些。”
    说话之间,已经来到东跨院,陈凡招呼大家坐下,拿出一泡老家送来的牛栏坑肉桂泡上。
    喝过两泡茶,大家才进入正题。
    倪苹首先提问:“陈老师,下海经商之前,大家都知道,你先是一个作家,作品包括《陈凡社评集》《陈凡看世界》。”
    “中文小说有《觉醒年代》《最美的青春》《朱元璋》《大明风华》《贞观风流》《汉武大帝》等。”
    “同时,您还是西方公认的反乌托邦大师,作品包括《黑客帝国》《饥饿游戏》《时间规划局》等。”
    “在八十年代,您就是文学界的第一人,但从没有过您的采访,当时大家都很好奇,您是怎么踏入这行的?”
    “您的创作初衷又是为什么?”
    话音一落,直播间的观众惊诧。
    刚才倪苹那句“我们这代人都是看着您的书成长的”,大家只以为是斗嘴,也可能是一句恭维。
    谁想到,他真是大作家。
    这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,有几个人没看过?哪怕没全部看过,或多或少也看过一些。
    还有《黑客帝国》《饥饿游戏》《时间规划局》改编的电影,就算没去电影院,也在网络上看过。
    一直以来,大家都以为是西方人写的呢。
    过来看许老师,没想到有意外之喜,尤其是《觉醒年代》跟《黑客帝国》,喜欢的人,简直不要太多。
    对于这个问题,陈凡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:“倪苹老师也写书,你当初又是为什么写书的?”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