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东京1986 - 第408章 求才若渴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408章 求才若渴
    男人聚在一起,不是聊历史就是要键政。
    不知不觉中,竹下雅人和罗杰斯便说起前不久的日本大选。
    “你觉得我们这位新任首相,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发展经济?”
    “第一年很难有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。他应该主打医疗养老体系建设、大学生就业、日美关系和灾后重建吧。”
    罗杰斯不觉得桥本龙太郎能在经济上有什么大作为,估计还是先打补丁。
    比如说因日本医保和养老金有缺口,他会就此制定一些推广仿制药、限制医院医疗的策略。
    再比如大学生秋招拿到内定资格的概率持续变低,那么就干脆放弃原有的集中招聘政策。
    还有就是对美外交,这是桥本龙太郎崛起的最大资本,他自然要重视再重视,从而引导民众对自己投票。
    或者是访问美国,争取通过美国拿到更多优惠关税政策。
    总之,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桥本龙太郎都有许多事要忙,根本无暇顾及国内经济的发展。
    恰好他觉得国内经济发展有些过热,借机冷却一下。
    “有道理,估计就是这样。不过这可苦了医生病人,也苦了大学生群体。”
    1996年日本一系列针对国内政经的法案,算是坑惨了本国人。
    首先是医疗养老方面,政府在今年会制定更为严厉的药品采买方案。
    强迫医生必须用劣质药,从而弥补医保的亏空。
    便宜没好货,劣质仿制药的大规模出现,将导致公立医院医疗事故飙升。
    就算没有医疗事故,病人也会比以前康复慢,或者是不康复,乃至不断恶化。
    至于大学生群体,日本政府出台了两项看起来很好,但实际却满是坑的制度。
    一个就是放开派遣制度,也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临时工制度。
    最后同样的工作,临时工的工资却只有正式职员的二分之一,甚至更低。
    第二个就是取消大学校园集中招聘制度。
    以后企业招人,不再限制于8到10月,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进行校园招聘。
    大学生也是如此,可以随时给自己看中的公司发简历。
    这个政策短期很不错,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,但长期却非常坑。
    自此以后,日本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,只能拼命内卷搞实习,有的人甚至从大一就开始规划实习生涯。
    其中最惨的规培生实习,号称是医院和正规医生的奴隶。
    因为规培是拿到行医资格证的必要一环,所以绝大多数医院规培生都超负荷工作。
    轻松点的,每周都有80个小时的工作量,轻松超出被国人深恶痛绝的996加班制度。
    恶意一点的,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,根本没有时间休息。
    因此日本规培生的过劳死,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实习生。
    此外,规培生签的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,过劳死也不用赔偿。
    那些疯狂的医院,自然更加变本加厉的迫害规培生。
    反正死了不用赔钱,自然是往死里用。
    关键是,规培生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,却学不到什么知识。
    日本有人专门统计,规培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只有50%左右。其余时间需要给导师跑腿做家务,以及在医院干些最简单的杂活。
    不钱的免费劳动力,自然没人重视。
    其余学科好一点,最极端的也就是大一卷实习,工作时间也远没有医院那么黑奴。
    听着自家会长的长舒短叹,罗杰斯也忍不住为这些人祈祷。
    随后他接过话茬说:“没错,我估计医生会和学生一样沦为了国家弃儿。”
    罗杰斯喜欢看新闻,知道日本政府一直在压缩治疗成本。
    首先是制定严苛的医药采买制度、然后是仿制药替代战略,今年还要搞医保定额制度……
    总之,只要能降低日本医保支出,就算是治疗质量大幅度下降政府也十分愿意。
    日本的医师自然很反对政府的策略,但胳膊根本拗不过大腿。
    面对和职位奖金挂钩的省钱治疗规则,正直的公立医院医生很快就会干不下去了。
    因为医生以后想要升职,并不是比谁的治疗能力强,而是比谁能在治病上更省钱。
    那些省钱厉害的,会得到来自政府的嘉奖。
    还有就是,如果你的治疗方案不能省钱,也会得罪同事。
    没办法,日本公立医院经过改革后自负盈亏。
    你的治疗钱太多,可是要吃掉公司内员工的奖金和工资。
    利益受损之下,你在医院内的风评自然很快变差。
    长此以往的发展,日本国内公立医院的治疗效果也会跟着下降。
    毕竟极度内卷之下,那些劣质的仿制药最能节省经费,也更容易赢得医生欢心。
    公立医院的治疗效果下降,国家是高兴了,因为节省了巨量的医保开支,但包括患者在内的民众肯定不满意。
    如此一来就诞生了另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,医患关系紧张。
    竹下雅人也想到了这一点有些惆怅的说。
    “是啊,公立医院劣质仿制药的大量使用,会让民众不再信任国内的医生。”
    “医生治疗失败,轻则被媒体和民众霸凌,重则进入监狱或者被患者家属恶劣伤害。”
    医患关系紧张,十分有利于星海医院在日本扎根发展。
    因为日本不仅规培生需要高强度加班,医生群体同样如此。
    而支持他们高强度加班的最大信念,就是来自民众的认可。
    当这份认可不再存在,医生们就会反思自己在公立医院拼命加班救人的意义。
    结果就是医生群体发现,自己工作时间比私立医院医生长,收入却远不如,还被民众集体谩骂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失去了荣誉加持的公立医生群体,在判断好得失后自然纷纷选择辞职,加入到私立医院之中。
    尤其是位于治病最前线的手术医生群体,更会是离开的重灾区。
    病人自此以后不仅要面对劣质药,还要面临经验短缺的医生。
    医疗事故直线上升,康复率直线下降。
    这对于星海医院是大好事,可以很多获得最优秀员工。
    但竹下雅人却开心不起来,因为他是以患者和医生双数为结局。
    “你说,我要不要让每日新闻将矛头对准真正的凶手?”
    “别,这是国家的意志,我们还反抗不了。”
    罗杰斯连忙阻止,拿日本政府开刀也是要看时机的,需要等民众意志觉醒。
    如果星海集团现在就傻傻的冲锋,之后会被各种针对。
    “行吧,那就再等等。”
    竹下雅人有些难受,但又改变不了什么。
    他干脆越过这一沉重话题,问起星海娱乐的事情。
    “上个月,你有和卡林斯基联系吗?”
    “有,他那边在走手续,这个月中旬就能过来。”
    “不错,有卡林斯基加盟,星海娱乐可以更上一个台阶。”
    卡林斯基这位营销天才,终于要加盟星海娱乐。
    自此以后,星海娱乐将会有更快成为世界级巨头。
    随后青年又笑着问:“你说,我们要不要收购一家玩具公司?”
    卡林斯基在玩具行业的成就远超过游戏行业。
    芭比娃娃这一在全世界都没落的ip,在他手中重获新生。
    由每年4000万美元营收,暴涨到5亿美元。
    但营收还是其次,关键是他的一系列策划方案,让芭比娃娃不再会有落寞的机会,始终占据着玩具市场世界第一ip的宝座。
    接下来,他在美泰期间还搞出了希曼这一ip。
    他参考众多美国漫画,在董事长的提醒下制作希曼相关动画,然后免费给电视台播放。
    自此,希曼ip大获成功。
    希曼产品线总营收突破10亿美元,自营突破7亿美元。
    这一策略让其余玩具公司纷纷效仿,大名鼎鼎的变形金刚也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如果只有美泰,还不足以证明卡林斯基在玩具市场的敏锐。
    关键是,他离开美泰加盟环球match box后,很快解决这家公司的亏损问题,并大赚数亿美元。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前世离开世嘉独自创业,竟然能第三次在玩具市场大获成功。
    可以说,没有人比卡林斯基更适合进入玩具产业。
    罗杰斯没有正面回应,而是抬起头反问:“玩具吗,会长是要收购谁?”
    “万代吧,这家公司短时间内最有可能。”
    进入八十年代后,日本玩具市场开始停滞不前。
    因此对玩具没什么兴趣的万代第二任社长山科诚,开始试着将公司向电子游戏等方向发展。
    是的,万代二代目并不喜欢玩具产业。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,并为此在毕业的时候先成为一名编辑。
    但在六十年代末,他的作家梦破裂了。
    因为自家公司遇到困难,他只能放弃自己热爱的生活回家帮父亲经营公司。
    结果公司好转之后,他父亲又突然患胃癌。
    这位有心将万代交给自家员工经营,自己追求作家梦的二代目负责人,只能在35岁无奈成为公司社长。
    因为不喜欢,他也不追求对万代的领导。
    如果星海娱乐的规划好,山科诚必然是收购的一大助力。
    就是不知道,星海娱乐会不会遇到前世世嘉的难题。
    山科诚的父亲,也就是万代创始人山科直治反对,万代员工们集体反对。
    应该不会那么排斥。
    因为前世世嘉在96年自己是泥菩萨过河,欠了一屁股钱,根本无法给万代太多帮助。并且世嘉和万代的合并,新公司会以世嘉为绝对主导。
    星海娱乐就不一样了,万代继续独立经营,只是两家的关系会更为紧密。
    此外星海集团的资源,可不是世嘉能比的。
    就算是在游戏领域,星海游戏也比世嘉赚钱多。现在就差一款主机,就可以取而代之
    如此一来,反对的声音应该会减弱许多。
    “万代嘛,确实很不错,就是全球化做的还不够好。”
    万代绝大多数市场都在日本本土,全球化确实比不过美泰、孩之宝、乐高等公司。
    “没事,我们有卡林斯基。”
    竹下雅人相信,在卡林斯基的领导下,万代一旦加入星海娱乐就会实现天下布武的梦想。
    到时候,万代将登上玩具领域世界第一的宝座。
    “嗯,确实。”
    罗杰斯也承认卡林斯基在娱乐方面的天才,因此他才不排斥离开星海娱乐,就职星海集团总部对外负责人一职。
    这位天才,应该会为星海娱乐带来新的发展。
    两人聊着聊着,竹下雅人突然将话题一转。
    “对了,任天堂的横井军平,现在是什么情况?”
    “短时间内应该不可能,他对任天堂的感情太深厚了。”
    虽然横井军平领导的vr项目组不受山内博重视,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员都非常缺,但他依旧不准备离开。
    任天堂是他奋斗了大半生的企业,除非是遇到天大的灾难,否则他不准备离开。
    “没事,我们的机会马上就会到来,因为vr就不可能成功。”
    别说是20世纪九十年代,就算是21二十年代中期,vr也没太大的水。
    这是一款注定失败的项目,最好的选择是取消不发行。
    “横井桑会因为这件事离开?”
    罗杰斯也不看好vr项目,但他还是无法相信自家会长的判断。
    横井军平是什么人,他可是任天堂名义上的二号人物,为任天堂的崛起立下最多功劳。
    “必然!他目前在任天堂遭到公司研发端集体排斥,一旦项目失败就会丧失研发权。”
    “这,好吧。”
    罗杰斯依旧不敢相信,但想想现在任天堂内部的情况,他就算不信也只能相信。
    没办法,任何人处在他那个位置,都是如此。
    除非他放弃自己的信念,追求更高性能的产品。或者是不再参与研究,转型到管理岗,乃至退居公司二线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没有了来自理念和权利的争端,自然不会遭到研发端管理层集体排斥。
    但这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枯萎水平思考理念已经坚持了大半辈子,并且实事已经证明,该思想确实适合任天堂发展,那就不可能在这方面退缩。
    至于退居二线,对于一个研发人员来说更加的不可接受。
    横井军平已经到了,项目失败必然离开的地步。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