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东京1986 - 第409章 小试牛刀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409章 小试牛刀
    1996年1月15号,日本东京。
    竹下雅人带着罗杰斯,以及星海娱乐一众员工来到羽田机场。
    “下午好,卡林斯基社长,以后还请多多指教,星海集团欢迎你的到来。”
    “会长太客气了,我以后应该多请教您才对。”
    卡林斯基连忙走上前入乡随俗的九十度鞠躬,向青年表示臣服。
    同时,他也不忘向罗杰斯等人问好,突出个会做人。
    简单的互相认识之后,竹下雅人亲自将卡林斯基送到距离星海娱乐不远的塔楼。
    这里的各类设备很豪华,居住空间也非常大,很适和单人过来的领导。
    卡林斯基的行李不多,大家很快就帮着搬完。
    竹下雅人不准备打扰他休息和调整时差,因此很快便带着员工们离开放间。
    不过在离开前,青年还不忘关切的说。
    “如果哪里不合适,别忘了直接给我秘书打电话。”
    “是,会长,我现在很满意。”
    “嗯,那就好。”
    第二天,时差调整的差不了多的卡林斯基来到星海集团总部。
    他现在就想工作,根本不愿意就这么浪费时间。
    青年有点愣住,没想到公司又来一位喜欢工作的究极卷王。
    他笑着吩咐道:“既然你觉得没什么问题,那行,这周五下午3点的全体会议,会将你入职一事纳入议题。”
    “是,明白,谢谢会长!”
    卡林斯基这下舒服了,他可不想远离工作太多时间。
    青年很是无语,只好干笑着回应说:“嗨,这有什么好谢的,都是公司应该做的。”
    “还有就是,那什么,公司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员工。如果你觉得无聊,可以让他带你在东京各区到处转转。”
    这类职务世嘉也有,不过卡林斯基对东京的兴趣并没有星海集团大。
    毕竟东京虽然相对于纽约和洛杉矶的城建更好,但也没好到哪里去,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。
    他不喜欢在这类有点千篇一律的城市闲逛,还不如将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。
    因此他果断开口问:“那个,会长,我可以在公司看看吗?”
    “当然,这是你的自由。”
    卡林斯基已经和星海集团达成草签协议,明天就会在会议上被正式认命星海娱乐社长。
    如此重要的领导,自然可以了解整个公司的面貌。
    当然,少部分核心研究室他就算进去也只能看表面。
    这不是针对卡林斯基,其余子公司会长也是如此。
    你自己公司的研究室可以随意走访询问,别的公司实验室,以及总部直属实验室,则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深入了解。
    要知道这个世界,高层也是有几率做商业间谍的。
    “好的,谢谢会长!”
    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下午,卡林斯基跟着竹下雅人来到只有四五百人参与的全体会议。
    是的,说是全体会议,其实依旧只有少数人可以参与,其余人只能在电视机前旁听。
   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星海集团没那么大会议室,也没那个精力反复折腾。
    公司累、员工累,却产生不了什么好的效果。
    卡林斯基入职星海娱乐,是星海集团眼下最重要的事情。
    所以今天的第一项,就是和他正式签订应聘合同,然后通过电视告之全体员工。
    尤其是星海娱乐,更是重中之重,免得闹出员工不知道领导是谁的笑话。
    “卡林斯基桑,星海娱乐接下来就交给你了。”
    “会长放心,我一定会带好星海娱乐。”
    卡林斯基表情肃穆,非常认真的接过竹下雅人的认命。
    “嗯,我相信你,你可是在哪个公司,哪个公司就崛起的天才。”
    如果没有竹下雅人的这次提前挖角,卡林斯基很可能会在甲骨文总裁埃里森的支持下创业,并再次大获成功。
    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经济领域天才,他怎么可能不信任。
    “会长过奖了,主要是董事会和员工的支持。”
    “这有什么,大胆的承认,不要太过谦虚哦。”
    除了卡林斯基入职一事,员工大会还讨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。
    比如公司今年的财务预算、各项研究的经费、公司业务主要扩张方向……
    总之,今年一整年的大事,都会在这里放出。
    当然,年后第一次全体大会的计划并不是准则。如果有什么突然变故,可以随时进行更改。
    接下来,星海娱乐也进行了全体员工大会,主要是加深员工对卡林斯基的印象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情的发生。
    “接下来我就不打扰了,你先慢慢捋清思路。”
    “是,会长。”
    将星海娱乐交到卡林斯基手中之后,竹下雅人带着罗杰斯和星海通信的小野健次等人来到特区。
    这一次,星海通信要与华为和中兴两大潜力股完成正式签约。
    “任总,希望华为能在你的带领下,成为世界最强通信设备制造公司。”
    “放心吧,竹下会长,我们华为不会辜负投资者的期望。”
    任正非其实自己也不怎么信未来通信市场天下三分,华为必有其一的口号。
    但这并不影响他说出来,也不影响他以这个为目标去奋斗。
    万一实现了呢?
    眼下目标变成成为通信设备制造领域世界第一,也只是小小的升了个级,目标依旧那么远大。
    对于任正非来说,不过是口号更响亮了一点。
    “嗯,我非常相信任总,您有着非凡的才能。”
    “竹下会长过奖了。”
    任正非很开心,但还是笑着摆摆手。
    自己这才哪到哪,和星海集团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    甚至就连他内心,都不知不觉升起一股永远也追不上的心理。
    华为这边签约很顺利,中兴同样如此。
    只不过竹下雅人在华为这边主要集中在任正非身上,中兴除了侯文贵外还要和政府打交道。
    毕竟中兴49%的股份,掌握在国企手中。
    不过星海集团在中国的名头足够响亮,所以签约非常顺利,很快就签下入股30%的投资合同。
    完成签约后,竹下雅人并没有马上离开,而是将任正非和侯文贵聚到了一起。
    “任总、侯总,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。我希望你们将来竞争的时候,可以友好竞争。”
    中兴和华为都是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发力的公司,碰撞竞争在所难免。
    不过青年希望两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来,一致对外,而不是成为死敌。
    上一世,两家公司的竞争实在是惨烈,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。
    不是我派间谍去你家公司偷情报,就是你家大规模挖角我的重要员工。
    至于派员工互相破坏对方的通信设备,以及造谣抹黑,那更是司空见惯。
    这种惨烈的竞争后来延续到海外市场,那些电信公司甚至会特意将两家公司交到一起,从而拿到最低价格。
    竹下雅人可不想这样,只会便宜了电信公司。
    “没问题,市场那么大,我们完全可以合作发展。”
    任正非表现的很豪迈,仿佛从未将中兴视为对手。
    “没错,我们合作斩断国外巨头的触角。”
    侯文贵性格温文尔雅,但也在任总的激励下豪气滋生。
    在星海集团的支持下,他有信心超越在中国固定电话通信设备市场半垄断的申城贝尔。
    “嗯,就是要这样。两家现在国内发展,然后一起合作在国外开疆拓土。”
    竹下雅人心里依旧担忧,但他也没办法。
    只希望两家将来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,不打的你死我活。
    至于两家亲密无间不竞争,青年做梦都不敢去想。能成为表面兄弟,他都会大满足。
    说完合作共赢的事情后,竹下雅人开始询问虚拟股的事情。
    “30%的虚拟股,大家准备怎么安排?”
    星海集团之所以给华为和中心那么高估值,可不是只要30%的股份就完事了。
    在竹下雅人的要求下,两家公司还要分割出30%的股份,成立一家类似于后世华为虚拟股的公司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员工就可以跟着公司一起获利,从而极大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。
    任正非挠挠头,语气大大咧咧的说。
    “这玩意谁都没见过,希望竹下会长可以帮我们找到合适的团队教会我们。”
    “没问题。”
    竹下雅人果断答应,这可是增强星海集团影响力的机会。
    随后他又看向侯文贵,“侯总,你那边呢?”
    “我这边也一样,希望会长帮我们解决。”
    侯文贵和任正非也知道青年的小心思,但两人并不在乎。
    因为两家公司30%虚拟股的策略,也是在增强他俩的影响力和控制力。
    是的,虚拟股策略并不是对两人权利的削弱而是增强。
    因为有了这一策略后,两人在公司的声望大增,获得员工更多的爱戴。
    此外,虚拟股的投票权,可是牢牢掌握在两人手中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就算将来发生什么事情,也不会动摇两人的影响。
    尤其是侯文贵,公司股东数量众多,他并不占据多数股份。
    能获得30%投票权,可以说是对公司掌控力的大幅度提升。
    当然,任正非其实也差不多。
    华为经历过多次危机,公司股票已经被任正非作为员工工资和员工借款散出去多次。
    这部分股票,任正非这一次借助星海集团的投资机会,得以彻底解决。
    从今以后,任正非拥有华为公司40%股份、星海集团拥有30%股份、华为员工拥有30%股份。
    只不过华为员工那30%股份的投票权,直接被任正非拥有。
    这种间接加强两人对公司控制权的策略,也是两人支持虚拟股的两大原因之一。
    至于另一个,自然是想让公司员工可以跟着公司赚到更多钱。
    同时,这对星海集团也好处多多。
    虚拟股是前世华为壮大的关键因素,青年提前引出,并且在中兴也推广。
    两家公司将会更早更快速的成长起来。
    此外,这也是一次尝试。
    因为竹下雅人将来,也会在星海集团引入这一策略。
    财富达到一定规模后,多出来的就是数字。权利的大小,重要性远超对财富数字的掌控。
    摩根财团创始人并没有多少资产,死后统计才1亿多美元,远不如同时代的美国大亨。
    甚至有大亨在他死后惊叹,没想到摩根竟然这么穷。
    确实,摩根的钱少,远不如竞争对手洛克菲勒。
    但他控制着华尔街,所以在影响力上远超洛克菲勒。
    如果不是有老罗斯福的极力打压,摩根家族真的有机会实现永远掌控美国的终极目标。
    竹下雅人日后走的路线,也会是摩根路线。
    投票权上控制星海集团,金钱利益分享出大部分。
    聊完两家公司内部的事情,竹下雅人突然话锋一转。
    “对了,我接下来要去京城,去京城的邮电部。”
    “京城,是小灵通的事情吗?”
    侯文贵非常看重小灵通基站业务,远比任正非关注。
    因此青年一提到邮电部,他立马反应过来。
    “没错,吴部长邀请我去京城做客,商讨小灵通入华的事情。”
    上一世,这位邮电部负责人对小灵通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反对。
    因为小灵通有技术缺陷,但人民也需要他。
    这一世,他对小灵通的态度则偏好。
    一方面,眼下gsm技术并没有领先小灵通技术太多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小灵通眼下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。
    “这,太好了,看来我们都要优先研发小灵通基站项目了。”
    任正非很开心,没想到刚接受融资就能有如此一份大礼。
    不知道小灵通业务,可不可以帮助公司完成跃升。
    中国县城以上固定电话通信设备,基本都被国外巨头垄断。
    农村市场又有大唐、巨龙等国企竞争,远不如星海集团掌控的小灵通基站项目有前景。
    他也一直有关注泰国和日本的小灵通市场,知道这玩意的潜力有多大。
    发达国家很一般,但在发展中国家绝对是大杀器。
    毕竟自己的心血华为,就是靠着便宜的价格才能在国外巨头的封锁下发展壮大。
    “不出意外,应该如此。”
    竹下雅人很有信心,就是不知道谈判要多久。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就算中国这边谈判缓慢,星海集团还有拉美和东南亚市场。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