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 - 第17章 会客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丹徒,醉仙居。
    从城郊回来的秦淮,没有回家,而是来到了这处丹徒县最出名的酒肆。
    作为一县主官,秦淮被尊为上宾,在美女侍者引领著,进了最里面的雅间。
    甫一进入,就看到了一个身材中等、面容富態的中年男子,男子身著华服、衣料考究,看到秦淮进来,连忙起身,大声说道:
    “秦县令,好久不见呀。”
    秦淮脸上堆笑,说道:
    “实在抱歉,路上有点事,耽搁了。本来是我要宴请刘公的,结果却让你久等了。”
    “秦县令说笑了,我刘伊能在丹徒从商,全赖县令帮助,本就是我怠慢了,又岂敢让您请吃於我。”
    秦淮看著对方皮笑肉不笑的嘴脸,摆了摆手,示意二人坐下。
    他今晚宴请的这个人,刘伊,彭城人,是丹徒的一个普通商人,有几座茶山,还经营著一个瓷窑。
    確如刘伊所说,他本是没有资格让秦淮宴请的。
    只不过时世不同,秦淮如今,却是有求於他了。
    碰饮一杯酒,秦淮夹了一筷子的虾炙,装作不经意地说道:
    “刘公,你是彭城人,听说最近彭城要封郡王了,你可知此事?”
    刘伊隨即露出恍然表情,坐实了秦淮宴请他的真实目的,笑道:
    “秦县令,这件事,我倒是知晓。”
    “哦?彭城离我丹徒不远,若是有封郡王这种喜事,我也要敬贺一番才是,还请刘公告知详情,我也好做一番准备。”
    “县令有所不知,新任义成军节度使刘悟,乃我叔父,他出身彭城,屡立大功,传闻圣人甚是器重,最近更是想要封他为彭城郡王。”
    刘伊一脸自豪,似乎是他自己要晋封。
    “我素来景仰刘使君,先前虽有耳闻刘公乃使君亲眷,只是一直苦於没有机会接触,如今又逢使君再立新功,还是恳请刘公为我引荐一番。”
    “此事好说,好说。”
    刘伊满口答应下来,却不再继续往下说了,至於什么时候引荐、如何引荐也是只字不提。
    秦淮知道,到了他拿出诚意的时候:
    “我名下还有一座茶山,我自己不擅此道,刘公若是感兴趣,儘管拿去。”
    刘伊却是嘿嘿一笑,既没答应也没否定:
    “秦县令的茶山,我岂敢染指,倒是我最近看上一处,只是那些刁民因循守旧,不知变通,如何都不卖於我,不知...”
    秦淮轻咳一声,放下酒杯,打断了刘伊的说话:
    “刘公,茶山还分什么你的我的,我看就我那座吧,荒著也是荒著,送给刘公了。”
    秦淮此言一出,倒是让刘伊颇感意外。
    他早就听说秦淮是个大贪官。
    更新不易,记得分享101看书网
    所以故作大方的没有要秦淮自己的茶山,而是让秦淮居中调停一番,帮他兼併其他村民的茶山。
    在他看来,这可以说是『美美与共』的好事。
    他搞不清楚何处惹恼了秦淮,只是见秦淮异常坚决,也不好再推辞: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我就帮您管理著,租金,我一分不少付给您。”
    秦淮嘿嘿一笑,重新举起酒杯,说道:
    “刘公莫说这外道话,如果此番引荐顺利,你我合作的机会多著呢。”
    秦淮说著,比了一个划船的姿势。
    刘伊瞬间懂得了秦淮的意思,他之所以能在丹徒经商,主要就是漕运上可以仗著和刘悟的关係,直通汴河。
    现在秦淮这个一县主官如果搅合到漕运一事,对他来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。
    “秦县令,怪我考虑不周,您这等青年才俊,少年有为,我应该早日引荐给叔父的。这样,我即刻写信,不...下一趟船,我亲自前往滑州,覲见叔父。”
    见刘伊如此心急就应承下来,秦淮虽然高兴却也是有点无奈。
    这傢伙,听到有漕运合作,脑子都不好使了,既是求见,你总得提前问下我要谈什么吧。
    算了,还是自己来吧。
    “如此,麻烦刘公了!”秦淮说完,从怀里拿出一包裹,递给刘伊:
    “刘公,这是我这次求见的信物,烦將此物送於使君。”
    刘伊忙道了声歉:
    “瞧瞧,我高兴地把正事都忘了。”
    隨即在秦淮眼神示意下,他打开包裹,只见一小块状黑物,问道:
    “秦县令,这是何物?”
    “块炼铁。”
    刘伊瞭然,心中激盪。
    铁器生意,再好不过。
    兴奋地举起酒杯与秦淮再次碰杯,一饮而尽。
    隨即,秦淮特意询问了一些刘悟的生平事跡,跟自己看过的《新唐书.刘悟传》慢慢结合了起来。
    刘悟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,不是什么好名声:
    叛徒。
    刘悟起自行伍,身份普通,成为牙兵后,得李师道赏识,一路高升。
    去年,唐宪宗詔令宣武节度使韩弘,以及魏博、义成、武寧、横海诸镇前往討伐李师道,在李师道座下当值的刘悟,时任都知兵马使,反叛变节,杀死了自己的主將李师道,获封节度使。
    印象里,等到明年,他就会成为彭城郡王。
    只是让秦淮感到奇怪的是,汴河的漕运控制隨之发生了变化。
    要知道,汴河作为重要漕运要道,一直是控制在马上奉表入朝的韩弘治下。
    韩弘在漕运上可以说是竭尽全力,来者不拒,收取了数量庞大的『过路费』。
    独郑州这一段,不知为何,被刚刚上任不久的义成军节度使刘悟把控。
    直接封住了淮南一些人的船队,这里面就包括他浙西道的官船。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李翛听到要走水路时,垂头丧气的原因。
    秦淮当时面对李翛陈述利弊之时,对这件事也是心有疑虑的,只不过都是一些浮在表面上的猜测,不好明说。
    这一切,至少要等他亲自见到刘悟之后才能確定。
    ...
    坐在醉仙居为他特意准备的马车上,秦淮揉了揉额头。
    这个时期的酒,度数不是很高,他倒是没喝醉,只是觉得有些累。
    “熬夜画图我不觉得累,倒是对这迎来送往、虚与委蛇之事颇为不適,哪怕有美酒、美人儿。”
    “我还是適合走技术路线呀。”
    秦淮心里感慨了一句,隨即想到穿越来的这些天的遭遇,不仅有些鬱闷:
    “谁他娘地说带著技术穿越古代,就能风生水起、平遥直上呢?”
    “除了老天赐予的矿场,这上司、同儕、下属、商贾,有哪一个好相与的?”
    “这官场、商场、钱帛、漕运,甚至是燃料,桩桩件件,有哪一桩是好处理的?”
    “这还没点火呢,我不仅耗尽家財,还许诺出了万斤生铁的白条,后续那刘悟指不定怎么狮子大开口呢!”
    “我好歹也算是一县主官,只不过想弄个全须全尾儿的炼铁场,怎么就那么难呢?”
    秦淮晃了晃脑袋,將这些繁杂的思绪清空。
    看来即使穿越了,这喝了酒就爱胡思乱想的毛病,依然存在。
    以后,少喝酒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