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 - 第69章 遮羞布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技术何曾救世人?
    秦淮听到杨潜所说,也是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现在他看著那个结构简单的產夹,只觉得有些讽刺。
    產夹越简单,这种感觉就越浓烈。
    是啊,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,没有人想过要去做一把,用来救人呢?
    这总不能用技术原因解释吧。
    也不能用『生產力不够发达』解释吧。
    难道是因为医学技术条件达不到,所以不支持做这种东西出来?
    可是一个稳婆都能琢磨明白的东西,都已经在用手去掏了。
    天天研究人体、医药的博士郎中,说自己不懂妇女生產,未免也太小看古人的智商了。
    秦淮在现代的时候,『生產力不够』,经常成为很多人为古代上层建筑开脱的遮羞布。
    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    封建社会的罪过,真的都可以用一句『生產力不够』挡住吗?
    秦淮晃了晃脑袋,把这些杂乱且不成体系的思绪统统清空。
    既然想不明白,他便不准备再去费神了。
    『叮里咣当...』
    这座小型打铁场为了一个小小的產夹,变得好不热闹。
    本来以为最快也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做好,没想到蒋干莫全力以赴之下,到了晚上就已经做了出来,而且尺寸、角度无可挑剔,除了还需要打磨的再圆润一些。
    “希望它真的能救人。”
    这是蒋干莫交货给秦淮的时候的叮嘱。
    秦淮自己试用了一下,觉得除了铰链的控制精度略差以外,不耽误正常使用,便连夜把產夹送到了李巧姑那里。
    同时还带了一整瓶的酒精,告诉她如何在使用之前为產夹消毒。
    谁也说不准產妇什么时候临盆,也许就在后半夜,也许还有两三天。
    秦淮只能嘱咐她加快练习,熟练使用。
    等到秦淮回到房间休息的时候,才发现有人已经在等他了。
    竟然是司曹参军李施群。
    这都快夜深了,怎么这会儿来?
    “李参军,白天有事脱不开身,还望见谅。”
    “无妨,你这里事情多,我知道的。”
    “李参军,你我二人曾经也算共事扛起了圣人詔令,我一直视你为友,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派人说一声即可,怎么还深夜亲自跑来?”
    “此番前来,我是有事相求。”李施群语气有些急躁。
    秦淮心里疑惑,他认识李施群这么久了,从来没见过军旅出身的他有过这种沟通態度。
    他作为李翛的心腹,能有什么事情需要求到我这里的?
    “李参军无需如此客气,但讲无妨。”
    “秦县令,你可曾听过李严?”
    李严?
    秦淮若有所思,这个人他当然知道。
    镇海军兵马使张子良自从节制了两万人之后,治理无能,军纪涣散,经常纵容手下士兵假扮成散兵,劫掠乡里。
    两百多陈家村的牙人便是如此才来到大关避难求生,被迫背井离乡。
    这李严原先只是张子良手下一个从六品的果毅都尉,看不惯军队鱼肉乡里,举旗反叛,拉起队伍,啸举山林,虽然成了土匪,但是从来不欺压百姓,专门以偷袭镇海军边军散兵、抢夺物资为生。
    所以兵马使张子良恨透了李严,多次要求李翛將其定义为叛军,报告朝廷剿灭。
    被李翛以人数不足、伤害不大拒绝。
    区区两百人,算哪门子的叛军?
    秦淮略一思量,猜出大概是怎么回事,回道:
    “自然听过,听说前一阵子刚刚衝进了一个昇州折衝府邸,斩杀了折衝都尉。”
    按道理说,李施群和秦淮同为官僚,对於自己的同儕被杀,应该是义愤填膺,可是二人说到此处,只有大快人心的爽感,毫无同情回护之意,只是因为,那个折衝都尉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、败类。
    “可是此举彻底惹恼了张子良,他亲率镇海军主力,围追堵截,搜山寻洞,李严残军被迫化整为零,分散突围。”
    “哦?跑出去了吗?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施群嘆了口气,
    “突围伤亡惨重,李严此时身受重伤,命在旦夕。我听说秦县令曾经救过已越过鬼门关的人,特来请秦县令救他一命。”
    秦淮听闻,丝毫没有犹豫,立即说道:
    “既然已经身受重伤,为何现在才来找我?”
    “白天时我正在派人寻找李严,適才刚寻到人,这就来找你了。”
    “人在哪里?”
    ...
    丹徒县城。
    月色晦暗,街上早已空无一人。
    秦淮和李施群脚步匆匆,身后跟著背著大背篓的杨潜,不时传出瓶瓶罐罐相碰的叮叮声。
    走到一处普通的民宅,二人张望一番,確认无人跟踪之后,又转了个弯,来到了另一处民宅內。
    门窗紧闭,蜡烛光亮透窗而出。
    墙根处一个十八九岁身著盔甲的士兵,正蹲在地上,小声啜泣。
    秦淮二人没有理会他,径直走进了屋內。
    迎面就看到一个熟人,竟然是人称丹徒神医的刘封郎中。
    刘封看到秦淮,並没有任何惊讶之色,不等二人提问,直接开口讲起了病情:
    “这位將军身上有一处刀伤,还有一箭穿肩而过,我刚刚虽然止住了血,但是將军体內已经化热入里,体温高企,此刻已然昏迷了过去,如此下去,恐神仙难医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对著秦淮补了一句:
    “跟上次情况有些相似,同样的高热,致肺气賁郁,你那个『消炎药』带了吗?要不要试一试?”
    这消炎药的名字是秦淮说与他的。
    秦淮点点头,朝著杨潜摆了摆手。
    杨潜忙从身后的背篓里取出几个琉璃瓶,每个瓶子里面装满了水,底部沉著一个拇指大小的金色油状物。
    正是大蒜素。
    只不过这次的大蒜素和上次比更加大了一些,顏色也更浓郁。
    从上次三种方法救陈启以后,秦淮曾经让杨校之找重感冒的人测试过。
    得出的治疗结论,肛塞的效果是最好的,其次是用麵皮胶囊包裹药液吞服。
    直接口服效果最差,但即使是口服,也比什么都不吃,要强很多。
    秦淮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昏迷著的李严,三十出头的年纪,稜角分明的脸庞,精瘦的身材裹满了浸著血的纱布,偶尔还会渗出一丝血跡。
    看到这里,秦淮眼前一亮,他想到了缝针治外伤的方法,肯定比这种缠纱布的方法效果好的多。
    以后有军队了,必须普及这种疗伤方法。
    针的材料已经有了,用什么材料做线呢?
    秦淮胡思乱想著,將手中的东西往前一推,朝著刘封努了努嘴:
    “你是神医,这事儿,还是你做最合適。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