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事后诸葛亮,三兴大汉 - 第147章 没有法正有田丰,诸葛亮的河北人脉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47章 没有法正有田丰,诸葛亮的河北人脉(2更)
    官渡兵败后,曹操本欲暂缓与袁绍之争,挥师南下伐刘表以解心头之恨。
    刘表与袁绍结盟,让曹操耿耿于怀;不除刘表,不捉蔡夫人,曹操念头不通达。
    然而荀彧力陈利弊,劝曹操趁袁绍新败元气大伤之际,一鼓作气平定河北,否则南征时若袁绍乘虚而入,后果堪忧。
    曹操权衡众议后,便遣信一封送往袁绍处,信中字字句句暗藏讥讽,意在激怒。
    袁绍若怒,决战战场便可由曹操选定。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    袁绍自昏迷中转醒后,便立即召集了麾下文武。
    回到邺城头一回召集文武,不是总结官渡之败的经验教训,而是要与曹操决战东武阳。
    一众文武皆是错愕。
    本想装聋作哑、庸碌度日的田丰,在听到袁绍又要与曹操开战后,骨子里的刚直让田丰再次站了出来:“现下大势,非力战可图,与民休养方为根本。若大将军不纳,河北必危,天下后世嗤笑大将军愚也!”
    田丰还是那个田丰,劝谏时一点都不肯委婉。
    袁绍本就被曹操的来信气到呕血,此刻又被田丰直言劝谏,怒火更炽,脖颈青筋暴起。
    “田元皓!看左将军面,孤不与你计较前事,今日怎又敢再出狂言?”袁绍猛地拍打桌案,语气极为不善。
    田丰却没有半点儿退缩,语气更为犀利:“官渡一战,十万雄师一朝溃散,士卒饥困刀甲不全,兼之民生凋敝府库空虚,乡野之间更是盗贼蜂起,又如何能再战?大将军今日广召文武,不恤民瘼,反议决战,又是何道理?《管子》云:仓廪实而知礼节。今百姓饥寒,若再征赋调丁,必激民变。曹操来信激大将军决战,实欲坏大将军民望,大将军岂能不明断?而今应当息兵养民,整饬三载:抚流民以充户口,筑仓廪以储军粮,练新卒以砺锋芒。待河北殷富,一举可破。今若妄动,我恐大将军再有官渡之败啊!”
    这连珠炮般的劝谏,锋芒之锐利,即便旁观的郭图、逢纪、审配等人也不由心下惊诧:如此不顾大将军颜面,田丰这是不想要命了吗?
    郭图、审配等素与田丰不睦,昔日也没少受其指斥,此刻皆作壁上观,冷眼不语。
    唯逢纪因前番谋害未遂,又见袁绍怒火愈盛,便趁机煽风点火,诬陷道:“曹操战书已至,田丰却还要大将军息兵养民?莫非是想待曹军兵临城下,你好拱手献城?”
    田丰大怒:“逢纪,尔敢搬弄是非?”
    逢纪冷笑:“若无献降之心,为何阻挠决战?你这番诡辩,只可欺蒙小儿罢了!大将军何等英明神武,岂能不识?所谓诡辩止于智者!你竟还有脸斥我搬弄是非?”
    田丰怒视逢纪,攥紧拳头,气得几乎要当场捶人。
    没等田丰有所动作,袁绍胸中怒火已再难遏制,厉声喝令左右:“来人!将田丰这狂徒,乱棍打出!”
    然而。
    即便被棍棒加身,狼狈地逐出大堂,田丰仍在高呼:“大将军不听忠言,必有大祸临身!”
    这一声呼喊,如同火上浇油,气得袁绍浑身发颤:官渡那会儿,田丰怎么就没战死!
    大将军府外。
    刚被乱棍驱出的田丰,耳畔忽闻一声温和询问:“田先生今日何以又同大将军起了争执?”
    田丰抬头,见是刘备正自马背跃下,信步走来。
    “为人臣者,匡正君上,乃本分使然,何足为奇?”田丰整了整狼狈的仪容,语态平淡得仿佛只是寻常小事。
    刘备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。
    昨日才刚救你一命,今日又被打了出去,你还觉得这是“不足为奇”?
    大将军可在府中?”刘备转而问道。
    田丰闻言,目光微动,竟向刘备郑重一礼:“曹操来信,激大将军明年四月决战东武阳。大将军受此挑衅,今日便召文武商议战事。左将军何不入府相劝?”
    刘备忍不住嘴角一抽。
    你自己刚被棍棒伺候出来,反让我再去进言劝谏?“
    “难得田先生此刻得闲,我久慕先生大名,不知可否寻一静处,小酌几樽?”刘备连忙岔开话题,拱手相邀。
    田丰哈哈一笑,负手相邀:“甚好!甚好!正好答谢左将军昨日救命之恩。不过,左将军可先入内面见大将军,我在府外恭候便是。”
    其意不言自明:若刘备不入府相劝,这酒便喝不成了。
    正为难间,随行的诸葛亮温言开口:“将军可先行入内,亮在外与田先生一道等候便是。”
    刘备心领神会,笑道:“既如此,我便先去见大将军,有劳军师与田先生稍候片刻。”
    对于田丰的过往,诸葛亮早已了然于心。
    此人天资聪颖,少时因父母亡故守丧尽孝,一丝不苟,其孝行为乡里推崇。
    后因博学多才,被太尉府征辟为茂才,入选侍御史,却因目睹朝堂之上宦官弄权,忠良遭害,愤而弃官归家。
    初时冀州牧韩馥嫌田丰过于刚直,并未重用。
    待袁绍谋得冀州,为笼络人心,遂以厚礼延请,授其为别驾。
    田丰自认得遇明主,从此对袁绍鞠躬尽瘁。
    界桥之战中,为护袁绍周全,田丰甘以身挡箭,如同昔日法正护卫刘备般奋不顾身。
    所不同者,在于刘备善纳法正之谏,而袁绍却拒听田丰直言。
    在河北群贤之中,诸葛亮最为推重田丰。
    在田丰身上,诸葛亮能看到法正的影子:权略多奇,敢于直谏。
    因此,昨日听闻田丰将被问斩,诸葛亮便力劝刘备“事急从权,可先救田丰”。这便有了刘备箭射刀斧手、竭力劝服袁绍,救下田丰性命的一幕。
    不过今日见田丰又被乱棍打出,饶是诸葛亮也有些哭笑不得,田丰这就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,遇到认为不对的不去直谏,念头便不会通达。
    在诸葛亮打量田丰之际,田丰也在审视着眼前这位青年。
    田丰虽树敌不少,但结交亦广。
    昔日的虎贲中郎将、西河太守、诸葛亮的挚友之一崔钧崔州平,便是其中之一,崔钧之父崔烈便是当年征辟田丰为茂才的太尉(按时间推断,崔烈的可能性极大,若是错了,便是野史)。
    虽然崔烈因买官而被时人诟病为铜臭,但田丰与崔钧却相交甚笃,对诸葛亮的来历才华,田丰也是从崔钧处得知。
    2更奉上。周末愉快,求月票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