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- 第101章 替君分忧
第101章 替君分忧
宥州的陈绍府邸,便是定难军承宣司。
定难军中的‘军’,其实是个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,具有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双重功能,通常设置在战略要地或边境地区。
因为这个单位内,军政一体,权力太大,所以一般不会划太大的地盘。
定难军,纯属是因为这里是西夏的土地,是人家陈绍自己打下来的。
他受封时候,只有一个盐州和宥州。
而陈绍手下的兵马,也被称为定难军,则是一种习惯性的代称。
就如同鄜延路的兵马,被称为鄜延军;泾源路兵马,被称为泾源军一样。
定难军,属于是一词两义。
如今新式的军服已经做出来许多,被宥州城里的商队,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。
与宋军传统袍服区别开来,让陈绍有一种独立于大宋之外,又吃尽大宋红利的爽感。
他知道,自己还能爽一两年,在童贯出兵然后大败之前,朝廷都需要自己来挡住西夏。
这段时间,宋廷会尽力安抚自己,以免后方起火。
他的承宣司布置还算简单,堂上更像是一个统兵主帅的节堂,如今也聚集了十几个幕僚、书记,负责平日里的行政管理。
厅内坐着一些商人,陈绍坐在上首与他们说话。
虽然陈绍觉得古人重农抑商,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定难五州这地方,如今全靠商人盘活。
大宋对商人已经是足够开明的了,陈绍这里,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聊着聊着,说到了人心、分利和经营的关系,陈绍发现他们也挺有见识的。
说起招募女工,缝制战袍的事,商人们纷纷说道中原地区此法施行不起来,若是招募女工,由谁管理?
一群妇人聚在一起,一旦有男人来管,容易被家属围殴。
真打死人了,法不责众,当地官员甚至还会偏袒聚众打人的家属。
陈绍呵呵一笑,道:“就是在我这里,你们也要好生注意,多多报备,更不能做出趁机勾引良家妇人的事来,否则我这里也是法不责众。”
商人们纷纷笑着恭维,说节帅真是风趣。
边境地区的百姓,相对现实一些,尤其是西北这里常年打仗。
命都是朝不保夕,谁还管那些糟心事。
不过要是真有过分的事情发生,偏向民间而不是偏向商人,几乎是所有官府的共识。
这钱赚的轻巧,就得承受风险,绝对不可以激起民变。
否则的话
金樽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。
当然,只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去做,而不是只顾着赚钱,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
等到正午时候,商人们推举出领头的谭凛来,笑道:“小人们在城中酒楼,备下了午膳,不知节帅肯否赏脸。”
陈绍摆了摆手,笑道:“外面的我吃不惯,正好与你们没有聊够,就在我府上准备些酒菜,咱们一起吃吧。”
他不愿出去赴宴,酒菜下毒这种事,在如今很难检测出来。
拿根银针扎一扎,纯属扯淡;让人试菜也无法试出慢性毒药。
众人一听受宠若惊,纷纷拜谢。
越过一群侍卫,众人来到宴客厅中,有侍卫进来摆桌,商人们都有些坐立不安。
落座之后,又闲聊了一会,饭菜终于准备好了。
每张小几上都摆着三菜一汤,外加一碟小咸菜。
陈绍笑道:“招待不周,我平日里就是吃这个。”
商人们倒没有怀疑是他故意羞辱,因为大家都看得见,陈绍吃的确实和自己一样。
而这里上菜的丫鬟,也是黑黝黝的,生的格外朴实,没有一个娇娥美婢。
他们不禁对陈绍多了些敬重。
因为定难军虽然刚成立,但并不穷,只要陈绍想,什么奢侈日子都能过得上。
节帅这个年纪,大权独揽,却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,这太可怕了。
陈绍让侍卫给他们倒酒,然后笑着举杯道:“我一直觉得,所谓的商道,就是利用车马船泊,将货物互换有无,来赚取差价。”
“定难五州,乃是天然的商路,我愿意出钱出人,整饬道路,诸位也多多在宥州、银州、洪州等地,开设车马行,将咱们定难五州出产的货物,多多的带出去,将咱们紧缺的货物,多多的运进来。”
谭凛当即起身,敬了一杯酒,“节帅此论甚高,我等定然全力以赴!”
陈绍点了点头,等到开战时候,这些运输手段,自己都可以暂时征用
陈绍需要用到他们的地方还有很多,对他们也就足够客气。
这其实很罕见,尤其是在西北,这些商贾的背后都有西军将门的背景。
但陈绍不在乎,等到北方大地陷入铁蹄践踏时候,一切秩序都荡然无存。
天下兴亡,比什么都重要,所有的事都要给这个让路。
送走了这些商贾之后,陈绍让人清点一下他们送来的礼物。
崔林拿着个账本,想要记录,被陈绍摆了摆手,“记这些作甚,小家子气!”
说完之后,他拿起一张写着字的纸,专心地看了三遍。
然后“呼呼”吹了几下上面未干的墨迹,崔林在一旁赶紧拿一枚玉镇纸压住宣纸。
“这是何物?”陈绍指着箱子里、比洋姜大的泥巴色东西。
箱子看上去十分精致,应该是个好东西。
崔林忙道:“节帅,这就是三七,三年生的上等货,又称豹子头。府上医师说过,这三七有养气补血之效,也能治头痛。此物只有大理才有,像这等成色的三七,个头又大又少,外地极难买到。”
陈绍点了点头,说道:“带上,都带上!和这封书信一起,交到蔡太师的手里,你放心,只要报上名号,他肯定会收的。”
崔林道:“不留下一点自用么?”
陈绍笑道:“不急不急,他用不完,早晚还能拿回来。你别忘了我交代你最重要的事,一定要细致!”
崔林神色一正,躬身道:“属下定不敢忘!”
“好。”陈绍道,“我叫赵山带着几个可靠的亲卫跟你去。到了汴梁,不要到处乱窜,每日里打探些有用的情报即可。实在不行,就在大相国寺里待着,什么都不用做。”
“若是有人要找我陈绍,知道从哪找就行。”
崔林点了点头。
虽然汴梁如今没有对自己有诸多限制,但是陈绍还是需要一个和汴梁权贵人物通气的渠道。
至少接下来这段时间,汴梁不要给自己捣乱。
让崔林去送礼,然后住在大相国寺,就是在汴梁开了一个‘定难军驻京办’。
他之所以选择蔡京,是因为蔡京虽然被罢相,但是如今大宋的官员架构,其实就是他一手搭建的。
他宰执天下这么多年,地方上的官员都还是以他马首是瞻,陈绍有时候需要的正是地方官员的配合。
梁师成、王黼、蔡攸这些人,只是一群溜须拍马,玩弄权术之辈,大事上根本帮不上任何忙。
陈绍拍了拍崔林的肩膀,像是在给他掸去灰尘,笑着说道:“路途遥远,注意安全。”
崔林怔了一下,随即抱拳弯腰,深深一拜。
等他出去之后,陈绍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,有些好笑。
自己这随时随地的表演欲,已经成了肌肉记忆了,走到哪都不忘收买人心。
突然,他脑子里思绪一转,会不会自己不是演的,真就是这种人呢。
崔林跟着自己这么久,刚才的关心,未必是装的,只是真情流露罢了
他点了点头,对这个想法很认可,自己绝对本就是一个关心手下的好大帅。
宅心仁厚,赤子之心!
回到后园子里,今日阳光明媚、清风徐来,午后风光惬意。
李师师和金沫儿、金叶儿躲在凉亭下面,不知道聊着什么。
见到陈绍过来,三人都站起身来,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。
她们三个的关系,意外处的还不错,因为李师师不是个好妒的人,她只是对陈绍和春桃的事有些介意。
两个羌女狐媚子,见李师师深受陈绍宠爱,自然也会有心靠近。
走到亭子里,陈绍坐在李师师身边,握着她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,笑道:“你们在聊什么呢?”
金沫儿笑道:“在聊夫人.”
陈绍狐疑地看了她们一眼。
金叶儿低着头,怯生生的样子,好像很害怕陈绍。
其实这都是假的,金叶儿比她姐姐还戏精,平日里瞪着双大眼睛,睫毛扑棱棱的,一副纯真娇憨模样,到了床上属她是个状元。
李师师娇笑道:“夫人乃是将门虎女,不知道凶不凶,要是容不下我们,老爷能不能掩护则个。”
“还掩护则个,我还侧击呢,你当打仗呢。”陈绍拍着她的大腿笑道:“我要干大事,最怕家宅不宁,谁要是翻江倒海,我就扒了她的裤子打屁股。”
李师师笑道:“人家可是自己投奔郎君来的,没名没分的也没约束,实指望有个知冷知热的郎君疼爱,谁知道屁股还得遭殃。郎君不如把钱还给奴家,咱们好聚好散。”
陈绍摸了摸眉毛,“没来由说这个干什么,提钱多伤感情,你忘了咱俩是.”
李师师赶紧拽了拽他,不让他把闺房的情话拿出来说。
“对了,夫人一直不回来,也不是个事,郎君没派人去接么?”
陈绍点了点头,道:“还真忘了,我一会就叫人去。”
枢密院的公文已经下来,要种师道、种师中率兵掩护,即刻起开始准备,随时准备出发。
大军远征,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,提前下令是常态。
但是既然命令下来了,说明离出发之日不远了,只要不出意外,最多一年就要开打。
陈绍在童贯身边有兄弟,虽然表面上和宣帅闹翻了,这些人也得表忠心不跟他来往。
实际上私下里书信不断。
说是宣帅已经决定,由王禀任前军统制,杨志、赵明为先锋。
主力是十万西军,其中三万是童贯的胜捷军,五万是刘延庆的鄜延军,还有两万是吹出来的。
河北边军约五万人,这更是重量级.所谓“持竹枪、披纸甲”,说的就是他们。
仗还没打,为什么消息都传出来了,就是因为这次伐辽的位置很紧俏。
汴梁城里,不知道多少权贵,都排着队安插子弟进去捞军功。
有人情的去童贯那里使人情;有权势的去童贯那里谈条件.
什么都没有的,则送钱、送美人.或者不顾一切地上来硬舔,狂拍马屁。
童贯是不胜其烦,本来十分精力用七八分来做战前准备,如今却得用九分来应付他们。
汴梁已经认定了此战必胜,毕竟大辽实在是太拉跨了。
被一个不足二十万人的小部族,打成这副模样,如何应付十五万大宋精锐兵马。
所有人都挤破了头,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收回幽燕十六州,说不定这一战,就会封一个王爵,几个侯爵。
没有伐辽之战,平日里你不管立了什么功劳,都不能得到这种爵位。
所以谁谁谁在伐辽队伍中,混了个什么官,拿到个什么位置,已经成了汴梁纨绔子弟吹嘘的资本。
陈绍知道,在这之前,童贯好像还得应付一下方腊造反。
这可是个肥差,但是童贯未必愿意去,因为他的将士要是从北方回到江南,再转战河北。
短时间内,从河北到江南,再从江南打一仗,然后从江南回河北,听着都累。
劳师远征,必然疲惫不堪!
如果可以的话,自己很乐意帮他走这一趟。
方腊造反,打破了杭州城,把无数地主老爷和士绅官员的家底一扫而空。
若是能去江南平叛
必然能发大财!
而厢军无能,根本打不过方腊,西军又都去伐辽了。
自己要是真主动提出来,或者是在朝中找个厉害人物保荐,能去江南平叛的概率还蛮大的。
此举也算是帮了童宣帅一个大忙,让他的手下不用南北两头窜,说不定就不会败的那么惨了。
这一战陈绍只知道童贯败的很惨,至于他为什么败的,陈绍没有了解过。
要是他能打赢的话,当然是更好的!
或者败的不那么惨,也能为后来抗金,多保存些力量。
(本章完)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